content

緬甸改革加速 美願互派大使(圖)

作者:萬厚德  2012-01-19 17: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緬甸當局官員代表(右)與克倫民族聯盟代表(左)於2012年1月12日,在東部的克倫邦首府巴安簽署了停火協議,中止了長達62年的內戰狀態。圖為雙方於簽署後互換協議書。

【記者萬厚德報導】緬甸當局於13日決定釋放包含許多學運領袖及記者在內,高達651名的政治犯;對此,美國總統歐巴馬立即發表聲明,讚揚此項行為是緬甸政府朝民主邁進的一大步。美國政府並表示願與緬甸政府互派大使,以增進兩國關係。而此前一天,緬甸當局與克倫民族聯盟(KarenNationalUnion)簽署了停火協議。克倫民族聯盟是緬甸最著名少數民族反叛組織之一,與政府衝突達數十年。

國際咸認,緬甸當局這一連串的改革目的,是為了尋求西方國家解除對其所施加的經濟制裁,同時也是為了擺脫中國的掌控,在美中之間取得平衡並藉此獲得最大的外交與經貿利益。

緬甸總統登盛(TheinSein)13日所決定特赦的名單包括多名政治犯,其中包含著名的學運領袖敏哥奈(MinKoNaing)、妮拉婷(NilarThein)、臺其偉,以及僧侶聯盟領導人甘比拉(UGambira)、知名少數民族領袖吳昆吞烏(UKhunTunOo)、民主之聲記者拉拉溫(HlaHlaWin),甚至遭軍事強人丹瑞罷黜的前總理欽紐(KhinNyunt)。這是緬甸今年第二次大赦。1月2日,吳登盛曾簽署大赦令,6656名服刑人員獲釋,並為38694名囚犯減刑,但其中僅有13名被認為是政治犯,這引起緬甸以及西方輿論的失望和不滿。

特赦知名政治犯

今年49歲的敏哥奈是1988年一場失敗的學生起義活動的領導人之一,當時有數千名示威者被殺,他在1989年被捕、2004年獲釋,2007年,他因為組織示威抗議燃油漲價再次被捕,2008年被判處65年監禁。在服刑一段時間裏,他每天被單獨囚禁至少23小時。敏哥奈當時患有多種疾病,其中包括聽覺非常困難,眼睛發炎和高血壓病,但是當局拒絕提供必要的治療。

妮拉婷(NilarThein)為「八八世代」的學生領袖,在1988年學生起義事件遭判刑8年,她的先生覺明余(KyawMinYu)因組織學生民主運動被軍政府判處16年監禁,兩人隨後因參加不滿油價飆漲的街頭抗議而於2007年再次被捕,並被以「非法使用電子媒介」罪名判刑65年。

甘比拉(UGambira)是2007年8月率領反政府抗爭的緬甸僧侶聯盟領導人。為抗議運動被當局鎮壓,他在當年11月4日投書《華盛頓郵報》指責軍政府以大規模的逮捕、謀殺、酷刑和監禁壓制人民渴望的自由,並將國家帶到破產的邊緣。31歲的甘比拉隨後於發表當天被捕,並遭判刑68年,包括12年的強制勞動。而同樣參加這場「袈裟革命」示威的學生領袖臺其偉也遭到逮捕,同樣判刑68年。

吳昆吞烏(UKhunTunOo)是緬甸最大少數族群撣族的最高政治代表,也是撣族民主聯盟的領導人。該組織在1990年大選中的得票率僅次於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由於他抵制軍政府的制憲大會,在2005年被捕,判刑93年,罪名包括叛國罪和誹謗罪。

民主之聲記者拉拉溫於2007年袈裟革命之後,加入全國民主聯盟的青年組織。於2009年採訪一座寺院僧侶後被捕,先遭到「使用未登記機車」的莫須有罪名被判刑7年,之後再因上傳「危害軍政府安全」的網路數據,追加20年刑期。她在得不到律師援助下展開絕食抗議,後來被送進醫院。拉拉溫和另外4名緬甸民主之聲記者於13日獲得釋放。拉拉溫堅持,只有民主聯盟與軍政府開展對話,才能真正解決緬甸的問題。

在2004年遭整肅軟禁的欽紐也在這次獲釋名單中。曾經權傾一時的欽紐,當年也是緬甸情報局首腦,在2004年的政治鬥爭中,被軍政府前領導人丹瑞大將罷黜,被依貪污、受賄起訴並判型44年。為斬草除根,丹瑞還把整個情報局都撤除,欽紐在情報局布建的親信也都遭到整肅。
反對派組織估計,政府目前關押的政治犯人數在600到1000之間,都被關押在全國43所監獄和一些勞改營裡。

與克倫陣線簽停火協議

就在登盛宣部釋放政治犯的前一天,緬甸當局與最著名少數民族反叛組織之一的克倫民族聯盟簽署停火協定。雙方原則同意11項條件,簽署兩項協議,同意結束緬甸與「克倫族解放軍」(KNLA)的敵對關係並展開對話,期為持續62年的衝突,找到政治和解方法。

自1949年緬甸脫離英國獨立之後,克倫民族聯盟為爭取更大自治,開始透過軍事分支「克倫族解放軍」與緬甸政府交戰,大量克倫族人被迫逃亡,在泰緬邊界的難民營,過著慘無人道的生活。雙方雖舉行過六次的談判卻都毫無交集,緬甸當局則透過離間手段,逐一收編克倫民族聯盟的分支,讓原本擁有六萬民兵的叛軍僅存數千之眾,不過,驍勇善戰的克倫族依舊活躍在泰緬邊區的原始森林,成為泰緬兩國最頭疼難解的問題,而緬甸政府軍所採取慘無人道侵害人權的軍事行動,則成為國際社會對緬甸經濟制裁的主要原因。此次的停火協議簽署,自然也就成為西方國家是否解除對其所實施的制裁最重要的裁量依據。同時,也將有助於保障克倫邦「土瓦特別工業區」的巨額投資。

懷柔地方衝擊外資

土瓦特區擁有深水港,佔地約一萬公頃,預期將建立水力發電廠、石化廠和煉油廠等項目,為東南亞最大的工業區開發投資案。不過就在這個月9日,在當地居民因環保意識而強烈的反對下,當局宣布停止了位於該特區容量達4千百萬瓦的火力發電廠開發案,該案由泰國與義大利合資主導,額度達數十億美金。觀察家認為,這與後續的停火談判有著密切的關係。不過也同時指出,當局為了強化文人政府的公共形象所採取的懷柔政策,卻使得商業環境變得難以預測,使得那些為挽救經濟衰退局勢,而積極吸引外資進入協助各地開發的案件,隨時有可能被迫叫停,不利於外資的投入。觀察家因此認為,這些臨時喊停的基礎建設,包括停建由中國出資36億美金興建的密特順(Myitsonedam)水電大壩,或有可能在達成某種政治目後不久即予恢復,也因此,其後續發展已成為國際觀察登盛政權民主化誠意的指標。

美將觀其後效互派使節

對於緬甸當局所釋出的一連串政治改革訊息與行動,美國總統歐巴馬於13日大力讚揚並表示美國將提升和緬甸的關係,做為回應。隔日,美國再度表達對緬甸的支持。希拉蕊14日致電緬甸外交部長,表示美國將因應緬甸政府的作為採取互派大使的實際行動,不過她表示,雙方互派大使程序漫長,人選需經參議院同意,也須視改革持續進展而定。

歐巴馬在讚揚緬甸民主改革之餘,也嚴正表示,美方會再觀察緬甸4月1日即將舉行的國會補選是否合乎公平,以及緬甸是否結束種族暴力等面向,再決定是否解除對緬制裁。美國亦警告緬甸,須允許聯合國核子觀察員入境,調查北韓是否售予該國飛彈等國防硬體設備,且切斷與北韓的非法軍事關係。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務院官員表示,美國希望能看到緬甸政府與克倫族的停火協議,能複製到緬甸與其他少數民族上,這是緬甸目前面臨「最嚴肅且最敏感」的議題。

不可逆的民主發展中緬關係面臨考驗

身為具全球競爭力優勢的東協會員,而又位居最據人口優勢的印度洋邊緣且與印度、孟加拉毗鄰的緬甸,正是美國立足東亞放眼印度洋的最佳夥伴人選,自登盛拋出美中等臂外交的策略後,無疑是為美國開了一條通往印度洋最便捷且具優勢腹地的通道,而緬甸從中所獲得的,則是門戶的開放與經濟制裁的解除,進而得以迎頭趕上東協的經濟發展,與世界接軌。

至於與中國的外交關係,雖說是停建了中國鉅額投資的水壩,但依過去雙方的友誼發展與平衡的外交策略來看,短期內不致於有太多變化。不過分析指出,此次的政治特赦,對緬甸已經產生不可逆的民主發展趨勢,後續的諸多選舉將對緬甸政局產生質變與量變,屆時,如果中國內部的政治發展依舊無法突破共產黨獨裁的窠臼,緬甸的外交自然會向西方傾斜,以保有得來不易的民主制度。從北京當局目前低調處理雙方關係的態度觀察,緬甸的等臂外交已在中緬關係上取得上風,坦白說,北京能著墨的著實不多。

緬甸此次釋放的政治良心犯,有許多都是88學運的成員,他們的訴求和過程,以及事後所遭到的迫害,與僅隔一年發生的中國89民運的極為雷同,這對於至今仍未得到平反,而仍流亡海外或仍遭拘押的89民運成員而言,自然會產生不小的漣漪甚至衝擊整個華人社會,進一步引發對中國當局諸多不滿的情緒,對瀕臨炸鍋的這口中國制高壓鍋而言,又再添加了幾份柴薪。

整體而言,麻六甲海峽雖仍在美國掌握,但從擁有資源富饒的腹地來看,緬甸未來的發展將成為美國所主導的「泛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PP)」順利東擴印度洋區域的關鍵。而4月1日的國會補選,以及登盛在經濟發展與地方民意衝突上所採取的處理方式,將成為觀察緬甸政局發展的重點指標。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