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金融高官组团赴欧洲招揽外资给国内“输血”(图)

 2024-05-20 21:4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央行等部门高官将组团赴欧洲和投资者见面
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央行等部门高官将组团赴欧洲和投资者见面。(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5月20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5月20日消息,中国证监会、中国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高官将组团赴欧洲和投资者见面,以此期望提振中国股市。但是,香港与大陆股市互联互通的北向资金交易数据被官方隐瞒遭到投资者们的质疑。

中国证监会与央行等部门的高官赴欧

5月20日,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市场监管机构计划本周在欧洲与投资者会面,这是当局为增强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而采取的广泛举措之一。知情人士称,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将于5月22日在巴黎、5月23日在伦敦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据彭博社看到的会议议程,中国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高层官员将发表主旨演讲。中国联通、洛阳钼业和赣锋锂业等15家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也将参会。

在经历了三年下跌后,随着中国官方加大对市场的支持力度,MSCI中国指数已从1月低点回升32%,沪深300指数也从2月的触底后回弹16%。

当中国股市去年遭遇创纪录的资金外流时,中国证监会也曾与全球最大的一些资管公司开会。方星海当时在香港主持召开一次会议,富达国际、高盛等公司受邀参加。

并且,由于对房地产市场拖累经济的担忧日益增强,中国官方5月17日祭出迄今最强稳楼市组合拳,在放松房贷政策的同时,还设立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保障型住房再贷款,鼓励地方政府购买未售出的过剩住房。官方希望以此姿态向世界表明积极处置风险、进行改革。

官方不再披露北向资金实时交易数据

中国监管机构加紧提振股市情绪,并避免重蹈2月份的大幅抛售潮,决定不再披露外国投资者买卖中国大陆股票的实时交易数据。

5月13日,北向交易实时成交额及每日额度余额的信披调整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沪深股通实时买入交易金额、卖出交易金额和交易总额不再披露。

北向资金,简单地说,就是从香港往北买入深市跟沪市的股票交易资金,也被称为“沪深股通”,是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方式之一。

2014年,沪港通机制启动,允许境外资金通过香港市场直接购买中国大陆A股,这一机制的开通标志着北向资金的起始点。2016年12月5日,深股通启动,进一步扩展了北向资金的范围。随着这两个“通道”的开通,北向资金成为外资流入中国大陆股市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在A股市场影响力和的作用也逐渐增强。

统计显示,截至上个交易日,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北向资金累计成交额127.02万亿元,首次突破127万亿元整数关。

此前,北向资金一直被誉为市场的“聪明钱”,并认为有市场多空以及外资的“风向标”。至于北向资金是外资的“风向标”观点,主要是认为北向资金是外资进入中国大陆股市的渠道。

中国表示还打算改变大陆投资者港股“南向”交易的数据披露。港股通交易是境外投资者直接购买大陆企业股票的主要途径。

中国监管机构一直在限制高频市场数据的发布,以抑制波动并减少投机。去年,他们要求基金经理停止显示一些共同基金净值的实时估计。

交易所正在用每日成交量数据、股票交易基金交易量以及通过沪深港通交易的热门股票数据来取代外汇流量的实时数据。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规模达2500亿美元的量化行业的交易员已经不得不彻底调整策略,以应对今年大幅抛售后的监管打压和投机性押注限制。

北京当局指责全球基金抛售中国股票以及中国量化基金的快速交易模式加剧了2月份的抛售。中国证监会3月份开始出台措施重振市场、重建信心。

今年2月接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吴清加强了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查,加快了涉及市场失当行为的公司的退市程序,并加大了对券商的现场检查力度,以防止内幕交易。

中共政治局提出“壮大耐心资本”

中共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提出,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会议提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在网络上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的人说,“耐心资本,就是不以短期盈利为目的的资本。比如投资个70-80年才打算盈利的长期资本,俗称‘傻缺资本’”。也有的人说,“意思要让被割韭菜始终有盼头⋯⋯”。

实际上,股市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和宏观经济的变化高度正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一个国家前景的先行指数。但是,中国股市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却被冠以“政策市”、“圈钱市”的名头,凸显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已失灵。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指出,中国股市最重要的原因是信息高度不对称,股市的信息披露应该是准确、全面、及时的。“至于说风险大小,只要信息充分披露,愿不愿意买?愿意用什么价钱买?是由投资者决定的,因为投资者有厌恶风险的、也有比较偏好风险的,这是应该由他们决定的”。

吴敬琏还提出股市赌场论:中国股市不仅很像一个赌场,而且还是一个没有规矩的赌场,一个有人可以看别人底牌的赌场。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